相信相信的力量!
杨米拉是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新建南路校区八(29)班的班长兼文娱委员,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女孩。热爱文学、包括古典诗歌、外国现代诗、苏联文学、近代散文杂文、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等,作文尤其优秀。她也极具演讲天赋,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分析、理解能力。此外,她的书法也非常优秀,硬笔软笔都极为秀美雅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是她一直以来的人生格言。
你的心里是否一直住着几位告别人间的故人呢?他们之于你,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失去的当时他们带给了我极端的痛苦,但如今他们是我向前的一大动力。我用铭记延续他们的生命,他们也用曾经的回忆对我不断的激励。当然啦,每当心情差的时候想起他们,我还是会不自觉地陷入伤感,陷入无尽的思念。清明节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可以名正言顺展露自己的脆弱与怀念的特殊日子。
清明时,万物生长,好像可以吞噬所有的愁绪。清明爱下雨,是天上的人在落泪,和地上的人一起落泪。
是天涯海角更远,还是阴阳两隔更远?换句话说,是比渴望不可及的遥远更痛苦,还是无处不在却无处可寻的思念更痛苦?
某种意义上,生离死别,一样的痛苦。所以我们才会赋予万物以不同的情感。我们用千里共婵娟来作为相隔两地的慰藉,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来抒发超脱生死的情谊。
郁达夫疑问集有一首短诗,内容是这样的:是真的吗,忧伤是厚的,而忧郁是薄的?韩老师,你是怎么理解这首短诗的?
在我理解,忧伤就像无尽的迷宫,走出了一座还有一座,刚刚按下的忧伤会换个样子重新冒芽……我刚听过南风的哭泣,南风转头掀起北海的浪潮;我刚翻过南山的峻岭,又遇到北方深秋广袤的悲哀。南山的谷堆和北海的墓碑,一座一座,都刻着大同小异的悲哀。
《紫》
《望》
《清明雨上》
《南山南》
其实不止是今年,我们所生活的21世纪就是一个格外多灾多难的年代。有时我常常想,几百年后的人在学习21世纪历史时,是否会从冗长密集的大事里,读出一点理论之外的东西来。因为我们都真诚地希望他们活在一个理想的年代,因为这段曲折历史的亲历者,也就是在座的我们各位,都在很努力很努力地为了延续人类而坚强地活着。
21世纪时的地球,似乎处于一种难以拔除的亚健康状态里。我们在逐渐蔓延的无力中抬起脸庞,从愈发狭窄的未来里寻觅刚强,我们寄希望于当下,祈祷七十亿同胞度过这场浩劫,我们托奢望于未来,盼望以后的人们不需要经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
供稿:韩骏
编辑:辛达建
审核:田同高马龙飞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笃志博学求实创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