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市特殊教育管理服务云平台投入使用,特殊需要学生(以下简称特需学生)的“一生一档案”从纸质转入数据库,教师可据此进行个性化指导。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玄武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管理平台。
玄武特校墙上的地图融合教育地图电子版平台首页一直以来,南京非常重视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工作。3月30日,《中国教育报》以《听得见的世界看得见的成长——信息化给南京特殊教育赋能》为题,报道了南京市特殊教育智慧校园建设取得的成效。
“特需学生的‘一生一档案’,是在他们入学时需要建立的一份资料信息档案。”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皇甫凤兰说。档案中不仅包含姓名、性别、教育情况等基础部分,还包括孩子的残障类型、课程表现等信息。此前,特需学生升学后档案交接过程繁琐,档案信息更新不便。
一生一档案去年起,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原本停留在纸面上的学生信息录入数据库,开发建立“玄武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管理平台”。平台对特需学生教师与管理者开放,点开平台,可以看到特需学生在各个学校、年级、班级的分布以及其档案信息。“教师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可以顺利开展融合教育。”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丁青说。
“特教学校还可以通过平台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方案。”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主任苗茜说。该校共有在籍学生77名。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借助量表对学生感官知觉、认知、语言沟通等7大领域的评估,为学生定制个别化教育计划。量表分为项,录入学生评估结果后,能够在线生成评估结果的侧面图,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清晰可见。“家长和教师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孩子的进步。”皇甫凤兰说。
个别化教育计划学生评估侧面图评估结果同一学生在两个学期中的评量对比此外,玄武区现还有名特需学生以随班就读的形式,分布在26所普通学校内。特教学校作为全区随班就读资源中心,派出巡回指导教师,提供服务支持,同时,特教平台建立的专家库,引入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医学、心理学、康复等方面23位专家,正在探索系统化的在线指导途径。
随班就读巡回指导记录表据介绍,目前,特教管理服务平台已经覆盖在校学生管理、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日常教研活动等多个方面。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对家长开放权限。“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孩子在校受教育和康复的情况,同时上传孩子康复训练频次等信息,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无缝对接’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康复。”皇甫凤兰说。
康复支持来源:年5月28日南京日报通讯员程元春,记者邓露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