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尊敬的家长朋友:
近年来,通过网络媒体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我校为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特致《阜阳市第一初级中学预防校园欺凌告家长书》,让我们家校共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预防校园欺凌,让我们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
01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严重影响日常学习、生活。对于欺凌者来言,会造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走上不归路。
02?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有专家分析,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的外露。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1:过分溺爱,孩子唯我独尊。
原因2:缺少关爱,心理灰暗。有些爸妈忙于生活,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
原因3:学生法制观念薄弱。
原因4:对影视、动画、游戏的模仿。
03警惕!这些可能是受到校园欺凌的信号
04如果受到校园欺凌该如何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并认真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谢谢你把这些告诉我。”及时与校方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以免事态恶化。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在此,我们向家长们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
预防校园欺凌的几点建议:01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
02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03切忌打骂孩子。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容易成为欺凌者。
04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05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06定期与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一些“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伙。
07正确引导孩子。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
08加强法治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09细致观察,正确应对。根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
如有以下情形出现,请您充分考虑孩子遭受欺凌的可能性:一是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很可能是想遮掩伤痕。二是频繁丢失一些个人物品,如首饰、文具、玩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品总是有破损。三是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而且突然变得孤僻、怕生、特别依赖家长、不愿接触其他小伙伴。四是自伤、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五是不愿意上学,或者经常无故逃学、装病请假等。
家长们,让我们携手同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