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清代邮政电报局

本文转自:上饶日报

  杨必源

  在河口明清古街二堡,有一栋百年老屋,门顶两块青石牌匾分别镌刻“邮政局”和“电报局”。牌匾有些破旧,字为繁体,由右向左书写。该老屋便是江西省唯一尚存,历经了差不多个春秋的河口清代邮政、电报局。

  铅山在明清设有驿站四个、驿兵几十人和若干匹驿马。四个驿站分别为鹅湖驿、紫溪驿、车盘驿和云霁驿。明清时期,铅山还设立了递铺十六处,配备有铺兵、铺役和马匹,专司以军队和衙门行文为主的信递。此递铺一直沿至清末,于光绪二十二年()大清邮政建立,它才自行消亡,由民信局或邮务局、邮政局替代。

  河口最早设置的是邮政局,时间为清光绪二十七年(),距今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年。其实这之前的清光绪十四年(),南昌的森昌民信局就已经在河口设立了两处民信分局。所谓的民信分局,除了承接民间信函传递和办理汇兑业务外,亦为官府提供服务。它们直到民国二十几年才被取缔,从而结束我国私营邮递的历史。

  河口邮政局最初为三等局,归九江邮政总局和江西省邮政局双重管理。那时的邮政部门共分五个等级,三等邮政局应该还算是比较高档了。光绪三十年(),永平镇才设立铅山邮政代办所,隶属于河口邮政局。同时设置邮政代办所的还有陈坊和紫溪两个乡镇。

  民国六年(),河口邮政局升格为二等局,铅山邮政代办所才随之也升级到了三等邮政局。两个局下面一共有杨村、陈坊、石塘、石溪、鹅湖、紫溪、车盘、港东等八个邮政代办所。其时横峰邮政局成立不久又被省局降为邮政代办所,连同它下面的几个乡镇邮政代办所一道,由河口邮政局代管。还有弋阳的双港邮政代办所,期间也划拨给了河口邮政局。

  据《铅山县邮电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河口二堡街设邮政分局,其邮臣为八品顶戴,置有官轿和肃静、迥避的虎头牌。平时牌置于大厅两侧,出门则作为鸣锣开道的威仪。”邮差送信都要着那种前胸后背印有“大清”或“中华”黄漆大字的绿色坎肩,行走在河口大街小弄和乡下田间小路,分外地引人注目。

  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电报开始兴起,河口于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设立电报支店。该支店计有员工三人,配备了一台“莫尔斯”人工发报机。民国七年(),河口电报支店经交通部电政司批准,升级为电报局,归武汉交通邮政司和江西电报局双重领导。电报局就设在河口邮政局里,这也是为什么这栋老屋的门楣上会有两块牌匾的原由所在。

  抗战前,河口电报局单铁报路由一条增至三条,分别为河口至上饶、河口至弋阳和河口至横峰。另外,这时的铅山邮政局也设置了电报代办处,其业务由河口电报局予以指导。河口电报局于民国十九年()办起了长途电话业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